
我们为什么要回顾?
·我们为什么要回顾?
值得庆幸的是,上网本诞生至今不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所以在执笔这篇经典回顾文章的时候,编辑大可不必像汽车杂志或者影视网站的同行们那样,动辄就是一篇《历史百年 百辆经典车型盘点》或者《50部最感人爱情电影回顾》。甚至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编辑也只不过是动动指头,中关村在线产品库已经足够应付。而至于《大百科全书》或者维基百科之类的科普型书籍和网站,还是留给更需要他们的人使用吧。
能够不费太多力气完成本文对编辑个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如果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衡量,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经历了诞生、发展、巅峰和衰落,这似乎看起来并不那么合情合理。但事实情况是,上网本这个新兴的产业就是如此。
2007年EeePC诞生的时候,就有所谓的专家惊呼“个人移动终端终于成熟了”。但两年后的今天,庆幸度过金融危机的我们看到的上网本却仍然还是那个样子,2年的时间没有一点变化,哪怕是100MHz的核心频率增加。所以按照戈登·摩尔先生“一美元买到的电脑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两番”这一伟大定律来衡量的话,上网本为什么如此快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又同样如此快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也就看起来容易理解的多了。
你都知道么?15款经典上网本全回顾
当然,所有“美好”事情离人们而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编辑这样的好事之人愿意以各式各样的方法总结回顾一下这些“美好的事物”。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某位伟大歌星陨落之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有一部追忆他的电影出现。响应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曾让编辑一度怀疑明星的死是否与电影导演有些许联系。
不过好在玩笑归玩笑,这些经典的回顾确实能够帮助人们找回一些曾将忘记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妨也采用这种传统的形式来一起回顾一下,看看两年的时间里有哪些经典的上网本匆匆走来而后又匆匆走过。
·经典回顾1:潘多拉魔盒 华硕EeePC 700
历史时间:2007年10月
潘多拉魔盒从来都不是什么负面的词汇,因为当潘多拉偷偷打开盒子不小心放出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和欲望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留在了里面,名字叫希望。
所以当第一台上网本华硕EeePC 700走下生产线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无知的模仿、跟风的制造、份额的拼杀和山寨的纠结,而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明天。即便是2年的混乱已经让消费者和从业者茫然不知所措,但人们还是对上网本的未来报以满满的希望。
2999元华硕超便携“易PC”全国首测
相关文章:《2999元华硕超便携“易PC”全国首测》
文章作者:孙希萌
原文索引:
一个多月的等待时间既短暂也漫长,率先在海外发布的华硕Eee PC于上周四在中国正式亮相,与此同时Eee PC也有了它的中文名称“易PC”。对于海外先期发布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差来说,华硕“易PC”进入中国也属于大致“同步”。令人感到欣慰的是,2999元的售价并没有过多超过当初的预测。
·经典回顾2:混沌之初 富士通Lifebook U1010
历史时间:2008年2月
不管是《山海经》中“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的记录,还是《神谱》里“万物之先有浑沌,然后才产生了宽胸的大地”的描述,都说明在事务初生之时,这种无法分辨界限的状态称为“混沌”。
上网本也非常荣幸的没能逃过这一真理。
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款富士通Lifebook U1010,我们很难因为它5.6英寸屏幕、A110处理器等属性而将其划分进入上网本的行列。不过如果时间追溯到2008年3月份,各个厂商还在为什么是上网本而吵得不可开交的年代,将U1010归为上网本家族也就显得合情合理。原因很简单,你能说恐龙不是蜥蜴的一种么?
另外有必要提一句的是,尽管富士通Lifebook U1010称得上是第一款配旋转屏幕的上网本,相当有里程碑意义。但这个家伙居然买到了人民币9999元!怎么样,这回理解为什么我们会说那是个多么混沌的年代了吧?
相关文章:《靓丽MM 精彩大图 富士通5.6英寸本评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有这样一款电子产品,它配备有英特尔I945GU的主板芯片组,搭载了主频为800MHz的英特尔A110处理器,前端总线达400MHz。此外,标配有1GB大小的内存,4200转40GB容量的硬盘驱动器以及英特尔GMA950的集成显卡。它还拥有100Mbps以太网网卡盒Atheros SuperG无线模组,可以实现有线及外接设备无线上网。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认为我是在说某台不入流的笔记本电脑,但请不要着急,再来看看这款电子产品的规格参数。
·经典回顾3:金属倡议 惠普Compaq 2133
历史时间:2008年4月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PC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惠普在华硕EeePC 700发布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并且更加积极的使用了铝合金作为Compaq 2133的外壳模具材质。
因此虽然这款上网本高低配版本的价格分别达到了6999元和5999元,但我们还是将其收录到了本文之中。因为作为首款采用金属材质外壳的上网本,Compaq 2133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记住它。当然后话是,与这款上网本高调宣布登场相对应,直到2009年上半年惠普还不得不依靠被业内人士视为笑柄的电视购物渠道来清理2133尾货。
最低只要5999?惠普8.9英寸本全国首测
相关文章:《最低只要5999?惠普8.9英寸本全国首测》
文章作者:孙希萌
原文索引:
不知道你是否由于冗繁的商务活动而需要频繁的往来于地区、城市之间呢?当然,也许你的商务跨度只是仅仅限于进出会议室、上级办公室等,但你是否注意到了在这些冗繁之中,本应身为得力助手的笔记本电脑往往会因为自身重量或者些许的设计缺陷成为疲劳增加的始作俑者。就好像在2008年初,在我们拥抱了这个奥运之年的同时,也在拥抱着一种轻薄纤细的设计理念。
·经典回顾4:Atom崛起 微星Wind U100
历史时间:2008年6月
同样为了证明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导地位,英特尔做出了一项影响上网本未来一年甚至多年的重要决策——推出一款名为Atom的小封装低功耗处理器并以此大举进军上网本市场。
于是后来的故事人人皆知:那个占了半年便宜的台湾芯片厂商继续着它不堪一击的神话,而击败它的那颗名叫Atom N270的该死芯片,居然能够无视伟大的摩尔定律,凭借1.6GHz主频占据市场98%份额长达16个月之久。
理所当然,第一款采用英特尔Atom N270处理器的微星Wind U100也自然会成为本文15大主角之一。
相关文章:《谁说只有Eee PC?微星Wind PC全国首测》
文章作者:孙希萌
原文索引:
很清楚的记得在96年的时候,我还在和一台内置有Pentium MMX 166处理器的台式机邂逅的瞬间就在琢磨自己什么时候能抱着这个大玩具随时随地的出入各种场合。实际上,通过国外一些杂志上的图片也能够充分的证明我的思想并不幼稚,毕竟一些老外乐此不疲的制作一些能够将台式机背着到处走的背包说明了地球上有很多与我相同思想的人。
·经典回顾5:宏碁的帝国 Aspire one
历史时间:2008年7月
至今我们还是无法理解,没有价格优势、没有太多特色、没有任何第一,宏碁Aspire One是如何成功进入上网本销量前三。不过至少最后可以确定的是,宏碁着实依靠Aspire One成功在国内市场拓展出一片天地,扩大了自己的帝国版图,并且以此稳坐全球PC销量三甲的宝座。
你的第二台笔记本 宏碁Aspire one详评
相关文章:《你的第二台笔记本 宏碁Aspire one详评》
文章作者:孙希萌
原文索引:
宏碁的笔记本向来是不怎么张扬的,无论是家用的Aspire系列还是商用的TraveMate系列都能够将这一特点表现出来。不过这种朴实并非是那种同质化带来的无奈,因为你能够从宏碁的任意一款产品中轻易的发现“与众不同”,只不过这种“与众不同”是以一种毫不张扬的形式体现出来。
·经典回顾6:大陆反击 联想IdeaPad S10
历史时间:2008年9月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巧合:在收集完Aspire One的相关信息后,编辑发现接下来一款值得纪念的上网本刚好是IdeaPad S10。如果用宿命或者天意来形容联想和宏碁这对冤家显得有些伪科学的话,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策略,一个来自大陆品牌联想的反击策略。
不过即便是酷库熊炒作的有声有色,爱情故事编的足以令人动容,IdeaPad S10还是没能摆脱整个行业走势下滑这一大趋势。好在聪明的联想深知见好就收这一道理,大举推广辉煌度过2008年之后,就偃旗息鼓养精蓄锐等待经济的春天了。
相关文章:《功能最全 联想Ideapad S10视频首测》
文章作者:孙希萌
原文索引:
我第一次看到酷库熊是从联想的广告片中,并且伴随其一同出现的还有Ideapad S10这款NetBook。也许这个广告片有很多段,但我恰恰看到的是最悲伤的那个,很纳闷联想为什么要赋予酷库熊与S10这两者忧伤的情境,因为在我看到酷库熊的整套图片以及拿到Ideapad S10这款NetBook的时候发现,它们都在固执的表达着可爱、时尚,或者说是一种别有韵味的幸福。
·经典回顾7:价格拐点 神舟Q120
历史时间:2008年9月
如果有人质疑神舟“价格杀手”这一身份的话,Q120的出现绝对是正面回应的有力证据之一。当全世界都以为3999元、Atom N270、1GB内存、160GB硬盘加Windows操作系统理所应当成为所有上网本的标准配置时,神舟非常淡定的推出了售价1999元的优雅Q120。
不过1999元的达成是有代价的,除了一成不变的Atom N270处理器之外,神舟牺牲了几乎所有能以数字来衡量的纸面数据,包括256MB系统内存、60GB硬盘以及8.9英寸液晶显示屏。于是凭借这场惨烈的战役,在上网本价格这一最为敏感的部分,神舟成功扮演了转折点的重要角色。
1999元终达成 神舟超便携笔记本首测
相关文章:《1999元终达成 神舟超便携笔记本首测》
文章作者:吕明
原文索引:
从“4999奔四主机抱回家”,到“3999元双核独显笔记本”,再到“2999笔记本大战易PC”,神舟每一次打出的超低价格都会引发一场笔记本与整机市场的大洗牌。在NetBook大行其道的今天,任何厂商都不会放过对这一市场的争夺。也正是如此,当神舟总裁吴海军抛出神舟超便携笔记本九月发布的话语时,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但1999元的价格又让我们不禁担心这样的价格的产品是否能够达成。
·经典回顾8:山寨的春天 睿格V1
历史时间:2008年10月
当品牌厂商们还在为一点点价格差和配置区别打的不可开交之时,一个上网本的连带产业却悄然诞生。虽然用“山寨”一词来形容这些新兴品牌多少带一些贬义的个人感情色彩,但如果面前这些不知名的上网本动辄就电源开关失灵,键盘没有螺丝固定或是电池2个月报废的话,身为媒体的你就不得不面对是否还要坚持那些所谓客观公正的原则了。
好在睿格V1并没有上面说的那么糟糕,而也不是所有的新兴品牌产品都一无是处。所以我们才会把这款中关村在线收到的第一台新品牌上网本收录在本文之中,以此来纪念那些曾经有志于从事IT行业,并且寄希望于凭借上网本向那些掌控行业多年的巨头们发出挑战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尽管现在他们中的90%已经务实的选择了回家种田,或者是从事利润更高、竞争更少的餐饮、服装行当,但我们仍然有必要感谢这些搅局者。
至于剩下的10%,我知道你想问他们的结果如何,他们创造奇迹成为行业新巨头了么?答案很简单,打开电视机看看电视购物吧。的确,999元买两台上网本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相关文章:《迷你身材精巧外观 睿格V1超便携本评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对于消费者而言,NetBook PC类产品的出现可谓意义重大。一方面很多朋友可以通过更加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与电脑功能、性能基本相仿的电子产品,实现自己第一台电脑的梦想;另一方面,不少女性朋友也不再为天天背着巨大的笔记本办公或学习而发愁,迷你轻巧的机身方便随时随地随身携带。
·经典回顾9:新标准诞生 华硕S101
历史时间:2008年11月
好在潘多拉没有忘记将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希望”留在盒子中,所以当2008年下半年山寨大肆搅动上网本市场时,EeePC S101的出现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一产业还有明天。
尽管4999元的价格在这一特殊时期让所有消费者和从业者感到“不可理喻”,但华硕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乐继续证明那句经典的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更加精美的外观,更加出色的品质成为衡量上网本的新标准。
虽然结果是新标准下的EeePC S101出货量表现并没有达到人们最初的美好期望,但影响力却足以震撼那些依靠临时生产线过活的山寨主们。而尝到甜头的华硕决定如法炮制这一策略,所以直到最近我们看到的“华硕第二代ULV轻薄笔记本标准”还是如此似曾相识。
四小时待机 5999元华硕EeePC S101评测
相关文章:《四小时待机 5999元华硕EeePC S101评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EeePC的出现为沉闷已久的笔记本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药,原本单调的产品线变得更加丰富起来。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便宜、便携的产品也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所以在EeePC推出一周年之际,华硕公司又为我们送上了一款全新的产品EeePC产品,拥有更加时尚外观和更长续航能力的S101。
·经典回顾10:DIY逆袭 技嘉M912
历史时间:2008年11月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学到了逆袭这个词汇,但感觉用来形容这些老牌DIY厂商进军上网本行业十分贴切。
实际上对于技嘉、现代、磐正这些传统DIY厂商,编辑总是报以敬畏的态度来对待。的确,作为与电脑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以说没有这些DIY厂商,我们就不可能认识什么是主板、什么是内存条、什么是硬盘等等。但遗憾的是,很少能有像华硕这样成功驾驭多个产品线而依然可以保持极强竞争力的板卡厂商。即便是多年的老对手微星,在笔记本、上网本产品线也只能算是初有斩获。
所以从感情的角度来讲,指望那些平地钻出的山寨主们有所作为,还不如期望这些熟悉的DIY厂商强势逆袭,让浮躁的上网本产业沉稳发展。
相关文章:《旋转屏幕手写控制 技嘉M912上网本评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记本市场都保持着一种有条不紊的发展态势,各个厂商根据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的推出一款又一款新品,而消费者也按照自己的需求,在有限的范围内挑选不同产品。
·经典回顾11:公模盛行 流氓兔UC-1000
历史时间:2009年2月
上文中提到的睿格V1似乎还能给人们一个“为荣誉而战”的正面形象,但当制造上网本和加工板卡一样,有“公共模具”这么一说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开始怀疑这些所谓的创业者们的目的和动机了。
从同一条生产线上走下来同一模具上网本在经过山寨主们的贴标之后,浩浩荡荡的杀入大小卖场中。如果你很不幸的中了招,1999元山寨本拿回家。那么当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接踵而至时,你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就是,全世界根本就找不到一家那些山寨主们所谓的客服来为你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摆脱煎熬的最好方法就是:出门找一块砖头,拍拦它。如果你能上传这一过程到视频网站的话,相信海量的点击会稍稍安抚你愤怒的情绪。
所以如果让编辑选择一个词语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台流氓兔UC-1000(或者说是这些公模上网本们)能够入选本文,我觉得这个词一定是“祭奠”而不是“纪念”。
新品牌冲锋号 贝邦流氓兔上网本首测
相关文章:《新品牌冲锋号 贝邦流氓兔上网本首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首先必须肯定一点:人人都希望拥有一台MacBook。但我们始终不认为乔布斯这个偏执狂能够舍弃如此好的一台“印钞机”,投身到公益事业之中。因此当所有人都在不停的抱怨新闻联播都赶不上上网本品牌的更新速度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是谁让我们能够以2、3千元的价格就可以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呢?
·经典回顾12:1年的等待 英特尔Atom N280
历史时间:2009年4月
60MHz的主频让我们想起了什么?编辑不才,只是略有印象好像学生时代用过的486和586曾经以MHz为单位。等到了奔三(2001年)以GHz为单位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没有人关心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的数字是否会对电脑性能有所影响了。
但有意思的是今年年初在经历了长达12个月的等待之后,消费者们望眼欲穿盼来的Atom N280处理器就只有这么60MHz的主频提升。我们还能有什么更多的评论呢?只好将它作为一个非常经典的事迹,收录在本篇回顾文章之中。
相关文章:《终于来了! 英特尔Atom N280性能评测》
文章作者:蔡小鹏
原文索引:
2008年3月初,英特尔发布了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家族,命名为Atom。Atom可以说是英特尔历史上体积最小、功耗最低的处理器。在不到25平方毫米的面积上,这款处理器集成了4700万个晶体管,并且它还支持多线程处理技术。
历史时间:2009年4月
每当编辑在电视上看到丁磊、李开复、庄毅礼三位前辈抱着个上网本,煞有介事漫步在不同“无热点”区域上网这一则中国电信3G广告时,都有一种莫名的暴力冲动。不知道是嫉妒三位CEO的悠闲呢?还是愤慨他们过亿的身价。
总之,编辑及周围同事们共同认定的一个结论是,如果三位前辈都只通过3G方式(不管是TD、WCDMA还是CDMA2000)上网办公的话,互联网门户、搜索引擎和IM软件发展至少会倒退3年,而且“合理”的3G资费也能轻而易举的让他们身价缩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忘记将首款3G上网本收录到本篇经典回顾之中的原因。
3G本来了!内置TD模块方正颐和E100首测
相关文章:《3G本来了!内置TD模块方正颐和E100首测》
文章作者:王力
原文索引:
08年上网本的兴起也许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我们相信在09年这股热潮并不会因为经济危机的来临而衰退。在上网本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的状态下,3G的到来可以说给这个市场又打了一针强心剂,机遇、挑战、竞争落在了每个硬件厂商的头上。
·经典回顾14:威盛再疯狂 联想IdeaPad S12
历史时间:2009年6月
威盛再一次进入我们的视线是2009年6月,距离疯狂的EeePC 700时代已经有将近2年的光景。如果不是这篇回顾文章絮絮叨叨牵扯到这么多往事,编辑根本不会意识到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不过好在这家台湾厂商并没有被时间拖垮,当它做出以晶体管单位(纳米 Nano)为新处理器核心代号这一神奇决定之后,我们也决定用“再疯狂”来宣布并且记录威盛的回归。
当然,指望凭借个性的核心代号就能将半导体老大挑落下马这一想法显然不切实际,所以威盛还笼络了一批OEM厂商,打算通过打破上网本10英寸规格界限这种方法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不过遗憾的是,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有某国际著名品牌尝试过大尺寸上网本的制造,而且还煞费苦心的以中国某著名NBA球星来命名产品,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也就预示着威盛一系列的动作很难复刻再当年的辉煌。
相关文章:《Nano到底有多强? 联想S12新本首发评测》
文章作者:王力
原文索引:
从07年底到今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上网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可能在1年前上网本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稀罕物件”,不过现在当你走在大街上,也许就会发现不少人拿着上网本和你擦肩而过。
·经典回顾15:NVIDIA的决心 Ion翼扬平台
历史时间:2009年7月
继续在桌面平台纠缠到底是处理器还是显卡对电脑性能提升更有帮助,显然已经无法满足NVIDIA的挑战欲望。于是黄仁勋先生决定将战火扩展至移动平台,Ion翼扬的推出就是NVIDIA赢下这场战役的决心。
但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顺利,即便是英特尔慢条斯理继续它的芯片组一成不变升级策略,跨步加小跳的NVIDIA还是无法将拥有极大图形性能优势的Ion平台植入到上网本产品之中,以至于编辑根本找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作为资料参考。
不过,歪打正着NVIDIA却在上网本之外找到了另一片天地。传统DIY厂商们义无反顾的继续支持着他们的上游厂商,各种迷你终端产品不断涌出,这就使得NVIDIA Ion平台成为最后一个入选本文的产品,尽管它不是上网本甚至还没有运用到上网本中。
宏碁Ion翼扬平台迷你终端产品
相关文章:暂无
15款经典上网本回顾总结:
正如文章开始部分所提到的,两年的发展历程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实在是太短了,我们根本无需查阅什么资料就能看到历史的全部。而这么短的时间也注定无法孕育出所谓的经典,哪怕是一点稍微值得纪念的东西,也会在IT这个大产业环境下,迅速更迭然后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
上网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除了简单的回忆、搜集一下产业在过去2年中留下的痕迹,并且将其记录在案之外,更多的还是应该放眼向前看。因为两年过后,行业发展才刚刚开始,上网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